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主要是通過在材料內(nèi)部造孔的方法來達到輕質(zhì)、隔熱的效果,,因此其制備原理就是向材料中引入氣孔,,主要有燃盡物法、泡沫法,、化學反應法,、多孔材料法、凝膠注模法,、冷凍干燥法,、原位分解法等常見方法。其中燃盡物法又可因成型方式的不同而分為擠出法和機壓法,。以不同的制備工藝對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,,為了探索不同工藝對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的影響,實驗分別以機壓法,、擠出法和泡沫法三種方式制備莫來石質(zhì)隔耐火熱磚,,并對其性能做了對比。
一:實驗
1.1原料,,實驗主要原料如下:粘土,、煅燒氧化鋁(Al203)>99%,煅燒莫來石粉A1203>65%,,板狀剛Al203>99.4%,、藍晶石和硅線石。實驗所用的泡沫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,,所用的燃盡物為鋸末和聚丙乙烯球,,結(jié)合劑為聚乙烯醇(PVA)。
1.2制備,,泡沫法:實驗原料按照表1中1 #配比預混4h后,,加入30~35%的水使粉料混成均勻、穩(wěn)定的漿體;然后將泡沫劑加水后髙速攪拌制得穩(wěn)定的泡沫,;最后將泥裝與泡沫混合均勻,,注入 40mmx40mmx160mm的模具中,,并輕微振動以除去大氣泡后,置于室溫中自然干燥8~12h,,脫模,,并于110℃供烤24h后,于1550℃燒成并保溫3h 得到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熱磚,。
機壓法:實驗原料按照表1中2 # 配比預混4h后,,將聚乙烯醇稀釋后加入混合均勻的粉末,攪拌10~15min,,以5MPa 的壓力擠壓成 114mmx65mmx 230mm的坯磚,,經(jīng)110℃烘烤24h 后,于1550℃燒成并保溫3h得到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熱磚,。
擠出法:實驗原料按照表1中3#配比預混4h后,,加入10~15%的水后攪拌均勻,并經(jīng)過困料,、煉泥等工藝程序以擠出的方式制備出114mmx65mmx230mm的坯磚,,經(jīng)110℃烘烤24h后,于1550℃燒成并保溫3h得到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熱磚,。
1.3表征,,在三種成型方式制備試樣的體積密度均為1.0~ 1.1g/cm3的前提下,對每組試樣的性能進行多次測試 ,,取其平均值,。
⑴ 試樣燒后線變化率按照采用國家標準(GB/T5998-2007)進行測定;
(2) 重燒線變化率按照國家標準(GBa 3997.1-1998)進行測定,;
(3) 試樣的耐壓強度按照國家標準(GB/T 3997.2-1998)進行測定,;
(4) 試樣的熱導率按照冶金行業(yè)標準(YB/T4130- 2005)使用平板導熱儀(PBD-12-4Y)進行測定;
(5) 試樣的高溫荷重軟化溫度按照國家標準 (GB/T5989-1998)規(guī)定,,以示差-升溫法進行測定,。
2 結(jié)果與討論
2.1成型方式對線變化的影響
從圖1可以看出,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試樣經(jīng)1550℃燒成3h后,,采用泡沫法制備的樣品線收縮率最大,達到2.4%;而采用擠壓法制備的樣品線收縮率最小,,僅為1.3%,。進一步將試樣在1620℃的溫度下重燒12h,采用泡沫法制備的樣品重燒線收縮率反而最小為0.73%;而采用擠出成型方式制備的樣品重燒線收縮率最大,,達到了1.56%,。
采用泡沫法制備的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具有燒后線收縮率大而重燒線收縮率小的特點,其主要原因是其結(jié)構(gòu)更加均勻,,氣孔的孔徑分布呈現(xiàn)微-納米共存的兩極分布,,燒結(jié)更加充分導致的,。另一方面,采用機壓法制備的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燒后線收縮率和重燒線收縮率均比以擠出法制備的要小,,這主要是成型過程的受力方向不同所致,,采用機壓法制備的樣品在燒成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一定程度的膨脹。
2.2成型方式對強度的影響
從圖2可以看出,,采用泡沫法制備的莫來石質(zhì)隔熱耐火磚具有較好的耐壓強度和抗折強度,,耐壓強度達到5.6MPa,抗折強度達到3.2MPa;而采用機壓法制備的樣品耐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均很低,,僅為前者的 1/4,。后者強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機壓成型過程中造孔劑的“彈性后效”效應,這導致了制品出現(xiàn)內(nèi)部裂紋,。
3 結(jié) 論:通過比較三種不同成型方式制備的莫來石輕質(zhì)隔熱磚的性能,,我們可以看出,采用泡沫法具有隔熱效果好,、強度好,、重燒線變化率小等優(yōu)點,因而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,。